在集合完畢後吳sir帶大家到員工餐廳來介紹壹傳媒,如黎智英、動新聞花多久時間(總時間1小半;約18分鐘分鏡、5分鐘meeting、10分鐘建模與動作、40分後製與15分鐘聲音音效),以及壹傳媒至今的勝果,接著分為兩組分別帶往介紹光舞台以及motion capture 最後在於外圍壹傳媒招牌集合拍照留念及回程。
心得:
對於蘋果日報:
以我的觀點來說,現今的報紙除了蘋果以外都有一定的政治色彩,這主要是由於蘋果是以其為生的報紙,而其他報紙的大老闆不以其為主業,報社的虧損並不會動及根基,所以蘋果大多會報導以民眾想看的報導。
而在動新聞方面,我非常敬佩他們必須用如此少量的時間內製作出一則新聞,從分鏡搞得製作、meeting的思考討論、模型與動作的創作以及後置的剪接都要求以及短的時間製作才能使這則新聞跟上腳步,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特別是他們除了上述的條件外,也還要有些創意來吸引目光,如我曾看過的一些動新聞,以諧音義來暗指事物,使的原本有些膻色腥的東西變得沒這麼露骨,只有理解的人才懂(笑),十分厲害。
接著是光舞台(light stage)這是我們這次來壹傳媒主要參訪的項目之一,他可以經由儀器來取得依光與投影而產生的不同的臉部資訊,並以另一台機器VICON CARA來訂位臉部細微座標得以使的以虛擬模型臉部能同步操作者的臉部,另外壹傳媒該部門有透露目前想要以低成本的方法來達到該目標,如kinect 。
最後參訪的則是動新聞整體的製作核心Motion Capture,Motion Capture主要功能為捕捉使用者的身體各部位資訊,而動新聞正是將模型套入該動作資訊並經由後製後產生,在場擁有數十台價格百萬的攝影,以精確的錄製動作,再送到後製部門以進行微調,如此一則熱騰騰的動新聞就大功告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